021-64051516
红色联盟官方APP
扫描下载获取本地最新新闻
扫描二维码
关注红色联盟微信公众号
摘要:有追求的演员才会在乎奖项。 ![]() 7月25日第三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公布评选标准,其中明确参评表演类单项奖者,所饰角色的台词须由演员本人配音。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包括金鸡奖在内的一众奖项,一直对演员自声演出有要求,但近年来一些影视奖项却出现配音获奖的情况,这些水奖也往往受到广泛质疑。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些业内人士坦言,此次金鸡奖明确本人配音,是对行业标准的再明确,也是顺应观众对高品质影视作品的呼声和要求。 但他们也表示,不能仅凭是否本人配音就断定一个演员的表演是否优秀,一部影视剧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一个团队应该着力追求最佳的综合效果。 中国电影家协会日前发布的通知中明确参评表演奖项须演员本人配音,这也是国际电影奖项的惯例 黑寡妇仅凭声音拿下影后 2012年第8届罗马国际电影节上,最佳女主角奖颁给了电影《她》中为人工智能软件莎曼珊配音的演员斯嘉丽·约翰逊,使这位在漫威系列电影中以黑寡妇闻名于世的演员成为影史上首位凭借声音获奖的女星。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巨大争议仅仅靠声音,是否能算表演?按照传统对表演艺术的看法来看,这很难被视为表演连具体形象都没有,怎么算表演? 表演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果仅凭声音演出不算表演,只出形体不出声音能算表演吗?在另一些人看来,如果必须具备形体、语言等才算表演,那么演聋哑人也不能算表演。但事实上,许多演员凭借对聋哑人的演绎获得大奖。 《她》中女主角只出声演出,影片曾在上海取景 知乎上一个被浏览了3万余次的问题:斯嘉丽约翰逊在电影《她》中,为什么能单凭声音拿奖?所有的回答都持支持态度。 有回答者以二次元来解释这样的表演,演员靠声音赋予虚拟形象以情感,相反有些演员,演谁都是演自己;还有人解释了此次以AI角色获奖的微妙感:演员用声音表达出了各种情感,这难道不是高超的表演能力?语气、语调能让人感受情感变化,‘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就完成了大部分表演。而且她演的就是虚拟的AI,这种只出声音却能让主角和观众自己勾勒出具象的演出,难道不是最恰当、很高级的吗? 梁朝伟因口音被改成哑巴 另一段声音演出的案例来自梁朝伟不过,与斯嘉丽相反,他是失声。 在出演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中文清一角时,有传因为梁朝伟的粤语口音很难适应角色基隆人的身份,于是导演大笔一挥,将角色改成了哑巴。 梁朝伟在《悲情城市》中的文清被设定为聋哑人士 这不是梁朝伟唯一一次因为口音被改角色设定。侯孝贤导演的《海上花》,原著《海上花列传》是一本吴语小说,梁朝伟演的王莲生被改成了广东来的洋务官员。 演员要自己配音在当下的语境中,这似乎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悲情城市》有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作为证明品质,也没人批评梁朝伟不努力不敬业。在一些影迷看来,一个香港演员克服地域文化差异,融入另一种文化语境中而不露痕迹,就是演员水平的体现:将角色改成聋哑人,更像是让电影更好的‘技术’处理。 豆瓣网友评论:这部戏里我最喜欢刘嘉玲,到底是苏州人,操着一口吴语的样总是比别人更精细几分。 而影迷谭健坦言作为上海人看《海上花》时出戏:李嘉欣卯着劲儿用粤语调说上海腔,还不如陈宝莲给羽田美智子配得慵懒狠戾,梁朝伟每次沪语转粤语,都像憋了一大口气终于能逃了似的。最好的是出生苏州的刘嘉玲,自然大方,游刃有余。这部电影台词大部分是演员原音,但几乎都不贴角色,我很难有好的观影感受,也不想说这部电影拍出了吴语地区的风情。 贾志国救过程蝶衣? 中国大陆摘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首部电影《霸王别姬》,片中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大部分声音来自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的贾志国,也是热播剧《三十而已》里演渣男陈屿的杨玏的父亲杨立新。 观众观影时几乎不会把《霸王别姬》与《我爱我家》的贾志国(右一)联系起来 2003年广州日报曾报道过这部电影的一些情况。当时张国荣特意提前三个月到北京训练普通话,尽管已非常流利,但程蝶衣毕竟是一口京腔的京剧角儿。为此剧组只能紧急寻找为程蝶衣配音的演员,要求既能模仿张国荣的声音,又要懂京剧。在电影里饰演经纪人那坤的英达,都曾尝试给程蝶衣配音。 杨立新的配音与张国荣的演绎可谓浑然天成,至今仍有观众不知程蝶衣竟是配音的。目前公映版中还保留了部分张国荣原音,不特别寻找几乎听不出差别。 不过在《霸王别姬》片尾字幕里没有杨立新的名字,在当年那篇报道中更直接在标题里写明‘榜上无名’是为电影夺奖。写报道的记者当时还称采访了金鸡百花、金马等中国电影节的组委会官员,凡是角逐这些电影节的影片,如果男女主角不是本人的声音而是邀请别人配音,就不能角逐最佳男女主角奖,因为评价一个演员是否最佳,包括声音在内,因为声音也是他们的表演。这也意味着当年演员须自己发声就是公认的规则。 不过第46届戛纳电影节上,张国荣的确没能获奖。得奖的是英国演员大卫·休里斯,后者更为人熟知的角色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卢平教授。 配音评奖只能靠潜规则? 事实上,关于这样特殊的声音或专业的替身,海外影视行业同样有不同的做法和声浪。2001年戛纳电影节开幕歌舞片和主竞赛单元片《红磨坊》,女主角扮演者妮可·基德曼不仅唱完片中全部歌曲,甚至跳舞跳断肋骨,梅丽尔·斯特里普在《铁娘子》中将自己的新泽西口音变成了伦敦音。 妮可·基德曼拍摄《红磨坊》期间婚变、受伤,依然敬业完成所有歌舞 但与之相对,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揽下八项奥斯卡大奖独缺最佳女主角,原因之一就是歌曲是配音唱的,而娜塔莉·波特曼凭《黑天鹅》在奥斯卡封后,尽管她潜心研习芭蕾舞,但仍因其中多段高难度动作交给专业替身而备受争议。 奥黛丽·赫本因为《窈窕淑女》中代唱失了奥斯卡印象分,但并不妨碍影片成为经典 有些影视剧会采用一些评奖的‘潜规则’。据业内人士介绍,为了平衡奖项和票房,一些影片会采取用演员原音参与评奖,用配音版本公映的办法来打擦边球。 据悉,一些注重艺术品质的影视剧越来越重视声音与影像的契合度。王家卫执导的新戏《繁花》,明确要求演员要会上海话。 近年来很多年轻流量演员基本功太差,严重依赖配音演员、替身演员协助表演,这绝对是错的。重量级奖项明文重申‘演员配音’才有资格,有其导向意义。一位业内人士也坦言,奖项表态,更多是对自身评价提出的标准,未必真能撼动一心逐利的流量和资本;但对一些确实因特殊情况需要配音和专业演出的演员来说,未必不是误伤。有追求的演员才会在乎奖项。从《窈窕淑女》到《黑天鹅》,没人能否认包括表演在内影片的成功,《霸王别姬》更可谓声音与表演结合的典范。如果仅仅因为配音或特殊替身而拒绝评奖,太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