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051516
红色联盟官方APP
扫描下载获取本地最新新闻
扫描二维码
关注红色联盟微信公众号
摘要:7月1日起,上海进入为期两个月的夏季游泳开放,申城的649个游泳场所正式向全体市民开放。 ![]() 7月1日下午,桃浦全民健身中心。准备游泳锻炼的居民章大伯,在入场时拿出手机出示绿色随申码,身后的屠女士则直接刷脸验证,游泳场所工作人员通过授权的管理员身份在上海游泳健身后台查验,仅仅几秒钟就完成扫码、刷脸入场,十分便捷。 7月1日起,上海进入为期两个月的夏季游泳开放,申城的649个游泳场所(编者注:未来可能还有增加)正式向全体市民开放。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上海市体育局与市大数据中心联手推出这项全新举措:随申码与健申码互联互通,大大简化泳客入场的检疫流程。此前的试点阶段,这个便民举措受到试点游泳场所和泳客的一致好评。 泳池下饺子不再出现
对于设定这一标准的初衷,市社体(竞赛)管理中心高危项目部负责人谢芳表示:夏季一直是游泳场所的高峰,根据市政府、市体育局的相关要求,各场馆都制定了严格的防疫规定。人均泳池面积的调整,是为了确保泳客在健身时,能始终保持安全距离,从而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她随后补充表示:今年夏季开放期间,泳客在进入场馆前,需要出示随申码、并测量体温,排队时还需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如果间距在1米以下,那么就必须佩戴口罩。谢芳还鼓励广大泳客自行携带相关装备进入场馆,以确保安全。 喜欢游泳的市民朱女士对此持欢迎态度:夏天游泳,最怕‘下饺子’,游都游不开。有时游到一半莫名被人踹一脚,也不知道是谁干的,实在水池里人太多了。今年人均游泳面积提高一倍,相信大家的体验感会好很多。 桃浦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负责人杜康也表示,7月1日是很多中小学生的暑假第一天,来游泳的人数要比上周要多一些,尤其是孩子多起来了。他表示,为确保泳客间安全距离,防疫措施更精准,进场游泳更安全,市民们的体感也更加舒适了。 上海全面推广二码合一 申城的649个游泳场所已正式向全体市民开放,不少场馆已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随申码与健申码互联互通,发发方便了泳客。 浦东开放游泳场所 黄浦开放游泳场所 静安开放游泳场所 徐汇开放游泳场所 长宁开放游泳场所 普陀开放游泳场所 虹口开放游泳场所 杨浦开放游泳场所 宝山游泳开放场所 在互联互通之前,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市体育场所复工工作指引(第二版)》,市民想游泳,需要经过随申码、现场测温、查看预约证明、出示上海市游泳场所泳客健康承诺卡等多项关卡。技术改造实现互联互通后,可一次性核验随申码或健申码,游泳场馆管理方就能自动记录健康状况、游泳健康承诺卡的状态。 市体育宣教中心副主任马恺明表示,这一举措既落实了疫情精准防控手段,可根据需要对密切接触人员快速追溯,同时又满足了泳客健康承诺卡的核验要求。二码合一带来的两方面数据的叠加,也简化了市民入场游泳的检疫流程,方便了场馆工作人员更好地核验市民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游泳,解决管理痛点的同时,又提高了入馆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 闵行游泳开放场所 嘉定游泳开放场所 金山游泳开放场所 松江游泳开放场所 青浦游泳开放场所 奉贤游泳开放场所 崇明旅游开放场所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市体育局派驻组组长陈晓海告诉记者,目前沪上59家开放的游泳场所已试点运行。下阶段,随申码扫码工作还将在全市游泳场所和各家体育场馆推广应用。 未办过泳客健康承诺卡 (健申码)的泳客,是不是就不能入场游泳?其实,经过上海体育局等方多面的技术升级,原本的纸质游泳健身卡,去年就电子化升级成健康承诺卡,而且免费就能办理。 泳客只要登陆上海体育政务微信,点击菜单来沪动中的游泳健身办理。办理完成后,泳客进入今夏开放的649家游泳场所前,只要出示随申码或健申码,由工作人员扫码确认即可入场。如果场馆配有升级版的人脸识别设备,泳客还可直接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入场。 刷脸入场实现四合一 两个月,802家对外经营开放的游泳场所,约40万场累计开放场次,累计接待泳客890万人次……这是上海体育在去年夏季游泳场所开放期结束后公布的官方数据。想要服务好如此庞大数量的市民,既要安全为上、谨慎以待,也要从心出发,将便捷周到落到细节处。此番二码合一试点,便是上海体育积极举措中的一项。 值得注意的是,桃浦全民健身中心配置的人脸识别设备,其实是从二码合一升级为了四合一。除了随申码与健申码互联互通,这个人脸识别智能装备还有自动测温、人脸识别的两大功能,实现了四合一功能。 如果游泳场馆配备人脸识别设备,不管是日常管理还是疫情防控,都更有保障。在上海一些游泳场馆发挥作用的这款人脸识别装备,由杨浦区科技小巨人企业天健体育研发。 企业负责人龙利红表示,集人脸识别、游泳健康承诺卡、随申码、测温四大功能为一体,泳客入场前,只需站在仪器前即可,无需人工或其他操作,更智能更便捷。人脸识别对于身份的识别更有保障,测温功能对于防疫起到重要作用。除了游泳场所,其他体育场馆和场景,也都可使用该设备,达到管理和防疫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7月1日,上海市体育局发布《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体育赛事举办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为上海体育赛事安全重启提供了操作指南。《指引》对体育场馆的防疫要求进行了细化,比如严格落实入场人员信息登记,比如姓名、联系方式和座位号,还比如设置测温区、缓冲区和留观区。 不管是严格防疫还是场馆管理,都需要体育科技在背后的支撑助力。上海游泳开放中的二码合一还是四合一,既落实了疫情精准防控手段,可根据需要实现对密切接触人员的快速追溯,同时也满足泳客健康承诺卡的核验要求,提高了入馆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尤其是未来赛事逐步重启时,更多体育场馆的管理功能需要提升,防疫要求更为细致。在充分保护市民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把随申码作为介质的相关体育科技设备,在体育场所肯定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