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051516
红色联盟官方APP
扫描下载获取本地最新新闻
扫描二维码
关注红色联盟微信公众号
摘要:顾正红纪念馆、谢晋元将军铜像、长寿湾、潘家湾……这些星落散布在普陀区的红色热点、河湾文化被画手们绘制成一张研学地图。中小学生跟着地图畅游苏河十八湾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四史教育。 ![]() 我特别想看这里的老纺织机,查资料看到上海在古代也是纺织重镇,2020年暑期伊始,恒德小学四4班徐慧妍和其他4位同学,在班主任谢晓骏老师的带领下,在澳门路上的中国纺织博物馆门前,跃跃欲试。这次参观前,小分队可是对博物馆的藏品做了好几天功课,就等见到实物的这一天啦。 原来,恒德小学启动学四史,畅游苏州河十八湾红色学堂课程研学主题实践活动。学校组建了由党支部书记、政教主任、党员教师、班主任及家委会委员为核心的研学导师团,以苏河十八湾为研学主线,细读区级层面精心组织绘制的红色学堂研学手绘地图,带领少先队员选择研学路线,确立项目研究主题,畅游贯穿其间的红色学堂,体验革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跟着地图,线上线下学四史 普陀区是上海开埠后较早建立近代工业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区内工人运动革命遗址众多,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被赞为红色热土。苏州河在55.47平方公里的普陀大地上逶迤而过,蜿蜒多姿的十八湾与自然、人文景观和谐交融,已形成了底蕴深厚、人文独特的河湾文化,这些都是对普陀区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资源。 顾正红纪念馆、谢晋元将军铜像、长寿湾、潘家湾……这些星落散布在普陀区的红色热点、河湾文化被绘制成一张研学地图。中小学生跟着地图畅游苏河十八湾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四史教育。 在恒德小学,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少先队员在研学导师团的指导下,登录普陀大学堂APP的红色学堂,开展线上研学。大家在顾正红纪念馆、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等红色学堂云游、驻足,一览苏河十八湾风景名胜及历史风貌,一边欣赏沿河景色,一边答题闯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全校400多位学生参加了线上学习,14位班主任则人人参与,提前学习,帮助少年们带着心中满满憧憬去寻找身边的红色风景,教导主任郑琼老师介绍,线上充分准备后,线下,同学、家长、老师分别组成小分队,去往一个个红色热点中,寻找相关的人物,深刻感知苏河文化。有的孩子看完还即兴创作了诗歌,郑老师笑着说。 苏河十八湾,湾湾有传说 苏河十八湾,湾湾有传说。苏河第一湾是长寿湾,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上海纺织博物馆坐落于此,是上海著名的博物馆,也是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更是申九二二抗争地纪念碑所在之处。 上周末下午,谢晓骏老师带领着同学们,纺织博物馆,不仅了解了上海地区纺织业发展的历史文脉,对上海纺织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光辉业绩也有了更直观的感悟。 明代‘松江布’就有‘衣被天下’的美誉,上海纺织引领中国进入近代动力纺织时代,新中国成立多年,纺织业作为上海的支柱产业……虎头虎脑的中队长王一博一字一句读着馆内说明文字,戴着小眼镜,看的认真。那边,学生们看到七宝古镇仿真微缩场景还原,惊讶地哇一声。原来以前去玩过的古镇,当年正是因是棉布贸易发达而崛起。 更让孩子们动容的是,上海纺织工人在革命时期做出的贡献。王佳轩说,虽然来之前做过功课,但是看到那么多真实的照片、实物,就觉得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不容易。当大家看到1966年,未投放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配套的高强锦丝伞绸就是在上海第六丝织厂等处研发生产的时候,一张张小脸上,都是自豪的笑容。 谢老师说,学生们在研学中对苏河十八湾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忘历史、展望未来,大家将线上、线下学习时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以视频、小报等形式进行汇报,成为传播城区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的小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