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051516
红色联盟官方APP
扫描下载获取本地最新新闻
扫描二维码
关注红色联盟微信公众号
摘要:细节与真实是圈粉秘诀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揭幕第十届浦东文化艺术节之际,作为主创代表,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主演朱洁静、王佳俊做客东艺《LuTalk·青年中国说》,为观众解读电波出圈的秘诀所在。据悉,这部高口碑佳作此轮将在东艺连演6场。 《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通过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再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从黄渡路107弄烈士故居,到李白被捕前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内容,再到剧中真假夫妻的原型,一幅鲜活的红色画卷舒展开来。陈飞华认为,每一个中国人内心都有红色基因,在观看电波这一刻被激活了。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每当这十三个大字出现在电波剧终大幕上,常有观众眼角泛起泪花。陈飞华现场解读道:长河指上海的黄浦江,无声象征着历史与时间,奔去则是人们精神层面的力量,唯独有了爱才能产生信仰和信念。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全剧洋溢的海派风情。今年央视春晚上,《渔光曲》选段重现了老上海弄堂深处的迷人韵味。气氛紧张的谍战剧情融入唯美浪漫的《渔光曲》不仅不显违和,反倒有了奇妙的化学效果。对于这个网红舞段,陈飞华认为:越是柔美、烟雨蒙蒙、充满烟火气的环境渲染,才越能体现出革命者走在刀锋上,坚持崇高理想的不易。 不到两年时间,《永不消逝的电波》已巡演120场,所到之处往往一票难求,许多90后、00后自发二刷三刷,甚至还出现了全国追剧的电波迷。红色题材吸引年轻观众主动走进剧场,秘诀何在?在三位主创看来,主要归功于细节与真实,当我们把每一个细节做好,让舞蹈回归真实生活,就有了一种圈粉能力。 为了感受人物原型当时的生活状态,剧组在创排期间特地走访了李白烈士故居。李侠扮演者王佳俊至今清楚记得当时情景,我被当年李白发报的小阁楼所震撼,仅仅几平方米的四四方方的小阁楼,却是他和‘兰芬’幸福的净土。实地参观让他更加贴近了李侠这个角色,每一个动作,一个回头、一个微笑,当你走进这个角色,你不会再去想你的表演是什么,你的每一个动作就是这个角色的所想所做。 舞剧中的兰芬是一位平凡且伟大的女性,与朱洁静以往的舞台形象很不一样。从拍走丈夫身上的灰尘到蹑手蹑脚地走上阁楼发报,朱洁静对动作反复打磨,努力从细节中找寻生活中的烟火气。现场宣传片播放到兰芬织毛衣的段落,朱洁静提出,这个动作做得还不够接地气,当场与陈飞华讨论起如何改进。 即便早已双双成为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朱洁静与王佳俊都不敢有一丝懈怠。王佳俊说:舞蹈演员每一年都在跟自己身体较劲,你今年做了什么,最终都逃不过观众的眼睛。朱洁静觉得,自己的舞剧之路,作为一个舞剧演员的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只是爱跳舞,爱美,如今我的爱变得宽广。我爱这个行业,每一次跳舞我都带着一种使命感。我想让观众们走进剧场,来看一看现在中国的舞剧发展,看一看我们舞蹈演员用青春坚守的这份事业是多么值得,多么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