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051516
红色联盟官方APP
扫描下载获取本地最新新闻
扫描二维码
关注红色联盟微信公众号
摘要:青春剧是国产悬浮剧的重灾区。 ![]() 青春该是什么样子? 阳光?健康?正能量? 是,又不尽是。 日前播出的青春剧《二十不惑》,聚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昔日国产青春剧打架、失恋、堕胎的疼痛青春三部曲,但依然生猛该剧抛出了青年人一系列初入社会可能碰到的困惑,糅合近年来网络讨论的热点话题,每一集的主题都能当《奇葩说》的辩题。 和职场剧一样,青春题材影视剧一度是国产影视剧的黑洞,很少有超过及格线的作品。然而《二十不惑》播出近半,评分稳在7.4,成了近期题材各异的优质国产剧中的一匹黑马。 这部电视剧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这些不被定义的青春,或许能带给青年人一些人生新阶段的启发;也让走入社会已有时日的人,回望来时道路点滴。 真实现实不抓马 隔壁宿舍的穷姑娘借了你300元回家,该不该找她要回来? 《二十不惑》第一集,就甩出了让社会人最扎心的话题钱。 女主角姜小果实习路上意外邂逅前男友,被发现她还在用高二时买的Iphone5,还是当时我陪你买的。她立即回答,Max楼上充电呢。 面对前男友邀请参加高中同学会,她欣然答应,回宿舍就开始各方筹钱,要带新手机闪亮登场。 虚荣吗?的确不诚实。 但这样好面子的心态,谁敢说自己从来没有? 姜小果东拼西凑,想到之前隔壁家庭困难的王薇没钱买车票回家,自己借了她300元。对方4000元助学金刚发,应该有钱还。 谁知对方说自己要买套像样的求职装,要配一双新鞋。镜头扫下来,她的确穿着一双已经发黄的旧球鞋。 双方在大庭广众争吵。王薇哭诉,对你来说,这笔钱就是买手机的娱乐支出,对我来说,是能改变命运的敲门砖! "我弱我有理"是网上讨论度非常高的话题 围观的人纷纷拿起手机,才300块你至于吗?视频发到网上,有人评论写对联:催还债逼哭同学实在活久见;换手机只为虚荣真是城会玩。横批:至于吗? 是不是近年网上常见的热搜话题? 故事隐现的背景,其实非常现实贫富差距。 这部剧的角色配置就没有回避的意思同宿舍四个女生来自不同原生家庭:东北女孩姜小果,单亲工薪,母亲干兼职,爱打牌,穿假貂;深圳土著罗艳,家里两套房,妈妈是律师,标准中产;四川富二代段家宝,名牌香水当除臭剂洒;全身名牌的梁爽其实来自普通家庭,靠的是富二代男友。 看到这里,似乎又是贩卖焦虑的卖相。 极少青春剧会说出喜欢钱这样的话 然而完全没有。相反,面对遭遇困难的姜小果,富二代段家宝不是直接送手机的横豪,而是包饭、借面试外套,甚至假装王薇来还钱只是过埠香港看演唱会时剩下的港币意外暴露了。 300元钱,以姜小果在商场堵到买鞋的王薇,拿回自己的钱告终。善良是要求自己的,干嘛要求别人啊?这句台词简直可以成为回怼网上热点事件里道德绑架的金句。 这样的方式的确是网络喜欢的爽剧模式,但仅仅如此就会落入窠臼。她与不差钱的朋友相处中感受到,喜欢钱没有对错,关键是怎么赚,怎么花。 身为面霸的她,把自己总结的面试笔记借给王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猛,却不失温度。 鸡血冷血不狗血 初入职场的小白,想以校园里姐妹抱团的方式厮杀,结果可想而知。 谁没个茫然瞪眼的实习期呢。 学霸如姜小果,也只能加班整理废邮件,屎里淘金。职场前辈杨小荣向她示好,拿她的提案向老板周寻举荐。 遇到伯乐了?杨小荣产检忘了跟投资对象雷总的约谈,于是电话遥控还是实习生的姜小果伪装成她自己。好在姜小果拿罗艳的真实故事,以情怀打动了雷总。 职场上明争暗斗最让初入社会的青年人害怕 职场小白以情怀打动江湖大佬三流青春剧、职场剧的经典套路。转折马上来了,有人举报总监是假的,被骗的雷总拒绝合作。 祸不单行,杨小荣反手就在周寻面前告状,说是姜小果自己想出了冒充自己这个办法。 怎么办,只有打鸡血找雷总道歉寻求谅解啊。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跟踪,终于逮住机会替雷总挡酒,喝到自己断片,换来一句考虑考虑。 第二天,雷总就主动提出合作了。果然诚意动天?这还是三流青春剧、职场剧的套路啊。 就在姜小果自以为是执着打动了雷总,一盆冷水就浇下来了:是周寻观察到雷总带着孩子上班,猜到孩子没学上,动用各方资源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才是感动雷总的原因。 很多青春剧习惯宣扬努力就有回报,这部剧却现实地再现了这个问题 所以职场上努力有用吗? 但是除了努力,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姜小果挂在嘴边的努力是奇迹的别名,虽然鸡汤味重,却不失为对无数普普通通的职场新人的鼓励和鞭策。 毕竟,虽然她没能靠拼酒打动雷总,却在以情怀打动雷总的谈判中,让周寻抓住了雷总重情义的软肋。 这部剧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魔鬼都在细节里 青春剧是国产悬浮剧的重灾区。 《小时代》系列没有一部评分过5,经典校园歌曲和影后周冬雨双向加持的《同桌的你》没有及格,4.3分的《栀子花开》成了演艺圈老好人何炅的黑历史,2016年拿下8.9分的《最好的我们》去年高考当天登上大银幕,评分剧降到5.4…… 这些青春剧里,似乎没有狗血绵长的三角恋、没有腥风血雨的冲突、没有霸道总裁和玛丽苏,就不足以体现青春的纯粹和迷惘。但这种远离生活甚至背离常识的戏剧性,往往让人发笑。 谁还没有过青春啊,哪里会是那模样? 采访网上交友对象,对方还疑似伸出咸猪手,结果是新来的上司怎么办? 为了这份心仪的工作,姜小果选择了忍。 不光忍住了,还在上司账号被曝光时,主动站出来背锅,在同事面前承认四处撩人的猥琐男是她为了采访假扮的。 她甚至在为自己心理建设,未婚交友,就算举止轻浮些,也可以理解。 然而就在上司让她转正之后,她意外发现上司已经结婚生子。 最终她摘下工牌,辞职,并且把上司冒充单身网上征婚的事情告诉了他妻子。 这样的桥段虽然戏剧化,但实习期的转正焦虑却是绝大部分毕业生都有的经历。姜小果的矛盾、纠结乃至说服自己突破过去认知,但最终仍守住底线的过程,再现了毕业生的心路历程,拍出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既视感。 《二十不惑》的一大优点,就是以这些大多数年轻人都会经历的事,既有戏剧化的设计,也在一张一翕的节奏中让年轻人的困惑与选择变得可信。 矛盾本就是戏剧的核心。要让矛盾不悬浮,关键还是细节。 《二十不惑》里有大量的细节,能让年轻人感同身受,拍手叫好。 微博上有二十不惑真实的话题,剧中罗艳的母亲要求她考研或是出国,说如果出国的话,我事先说清楚,考托福的钱,我只给一次。 网友小炸毛儿说,我妈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名校第一学历鄙视链 姜小果入职后实习生分组,三名北大的学生被分在一组,但男生想跟姜小果换,我是研究生北大,本科是二本。她俩是土著,看不上我。 弹幕里飞出来:看第一学历,人间真实。 这样的细节,穿插在戏剧的矛盾之中,让本可能剑拔弩张的冲突变得游刃有余。 《二十不惑》能给今后青春剧以启发,真实和戏剧性是可以兼容的,关键是肯下多少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