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红色联盟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红色联盟公众号
  • 客服电话
    3480920397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1-64051516

    电子邮件

    service@shadt.com
  • APP下载

    红色联盟官方APP

    扫描下载获取本地最新新闻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红色联盟微信公众号

网剧首次参评白玉兰奖,《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谁将成最大赢家?

摘要:拥抱大众,拥抱行业动向。

距离第26届上海电视节开幕尚有10余天,先行公布的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引发的关注仍在持续。

今年,白玉兰奖最大的改变在于首次将网剧纳入评奖范畴。从入围名单来看,网剧确实占据半壁江山入围最佳中国电视剧的10部作品中,就有《鬓边不是海棠红》《长安十二时辰》《破冰行动》《庆余年》4部网剧。其中,爱奇艺2部,优酷和腾讯影业各1部。

十中有四,固然说明网剧精品化势不可挡,更衬出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求新求变。白玉兰奖的颁发是电视行业精品力作的风向标,今年评奖范围进一步扩容,热播网剧与上星剧同台竞争,显现出这个主流奖项的开放度与包容度,以及其拥抱大众、拥抱行业动向的决心。

重视品相,网剧首次参评白玉兰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副主任王晔还记得,去年12月中旬,白玉兰奖征片信息首次宣告网剧可参评这一消息后,当晚就有影视公司携剧报名。在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尽管播出渠道的选择多样化了,但内容为王的准则丝毫没变。只要是精品力作,就应该纳入白玉兰评选的范围中。她说。

今年,尽管一定程度受到疫情影响,但本届电视节作品征集数量基本与去年持平,共收到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作品800多部。在征集公告中,白玉兰奖首次将重点视频网站首播电视剧列入评奖范围。我们强调的是电视剧的概念,不分播出平台。在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看来,奖项评选的重要准则是品质与品相。

中国的网生影视一度出现野蛮生长、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随着台网同标政策持续推动,越来越多专业团队进入网生内容的制作领域,剧集品质明显提高。网生剧目与传统电视剧之间的比较,从题材尺度的差异转向艺术质量的良性竞争。

最早的网剧是网站自审,现在有一套完整的备案、播出流程,几乎和电视剧一模一样。这是鼓励网剧提质的一个讯号。反过来讲,既然是同样的标准,也就意味着可以一起在这个标准下竞争与评奖。在兴格传媒事业发展部总监、制片人陈泉看来,发展至今日,精品网剧的质量已可与电视剧相媲美。

事实正是如此,过去一年中,涌现出了《长安十二时辰》《七月与安生》《锦衣之下》等一些成功破圈的网播电视剧。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如果不把它们纳入白玉兰的评选范围,从某一个角度或侧面来讲,没有办法百分之百体现这一年度中国电视剧的实际面貌。王晔说。

随着视频网站自制内容的崛起,爆款网剧层出不穷。白玉兰奖评选标准的开放,正是媒体生态发生变化的当下,这一电视领域风向标顺势而为、拥抱大众之举。

年年优化,打造行业风向标

从入围结果来看,在视频网站首播的《庆余年》,拿下最佳中国电视剧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五项提名,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一连拿下最佳中国电视剧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六项提名。此外,《鹤唳华亭》等网剧也入围了最佳摄影最佳美术等奖项提名。

用王晔的话来形容,白玉兰奖切实感受到了媒介生态的变化,思考打破媒体介质的限制,集结真正能代表过去一年电视行业动态的热门电视剧。实际上,除了最受关注的网剧之外,在纪录片类别、动画片类别中,白玉兰奖也首次纳入网络播放的影片内容。

创办于1986年的白玉兰奖,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电视领域专业奖项之一,每年都在随着电视领域的新变化而与时俱进,颁出最贴近大众、贴近行业生态的奖项。2018年,白玉兰奖增设最佳摄影最佳美术两个制作类技术奖项,关注幕后精英,鼓励专业精神;2019年,又将中国电视剧编剧奖项拆分,改为最佳编剧(原创)和最佳编剧(改编)两个细分类目。原创与改编分开是国际惯例,因为难度系数不同,放在一个池子里比较就不够客观。我们需要给原创更多耐心、鼓励与支持。王晔说,每年白玉兰奖都在优化,是希望这个奖项能够给行业更多力量。

今年4月,紧随白玉兰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也宣布将网剧纳入评选范畴。在陈泉看来,拥抱互联网已是行业大势所趋,网络每年消化的剧集数量一定大于电视台。

就国内情形而论,受二三线卫视采购能力所限,有能力消化新剧的卫视屈指可数,网络必定是越来越重要的播出渠道。面对行业新动向,加大对互联网影视生态的重视,并制定顺应潮流的评奖标准,也是白玉兰奖一直保持年轻态的良方。

 


沪ICP备12033006号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县电视台红色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市县电视台红色联盟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