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051516
红色联盟官方APP
扫描下载获取本地最新新闻
扫描二维码
关注红色联盟微信公众号
摘要:对于大规模、突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研究布局是薄弱的 ![]() 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暴露出了哪些科技短板?7月25日,中科院院士、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在墨子沙龙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对病毒的研发历来重视不够。陈凯先说,以往,只对肝炎、艾滋病等有一些研究,而对于大规模、突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研究布局是薄弱的。一旦疾病暴发,我们现在的研发体系难以从容应对。2003年非典暴发的时候,本来布局要做一些研究,后来这个疾病没有了,很多研究也取消了。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四级实验室非常缺乏,无法对病毒开展深入的研究。陈凯先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比较无序,各个地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彼此的合作、协调不够。 他还提到,中医药有一定效果,但循证医学的证据还不够,对于中医药作用机理的科学探索也不够。 对此,陈凯先提出,要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药物、疫苗的基础研究和重点布局,加强中医药的技术攻关。 在他看来,需要建立平战结合的长效机制和战时协调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平台体系建设,注重学科人才的培养。 新冠疫情之下,我们开展了一些有效的国际合作,今后还要继续加强。陈凯先说。 相关链接:墨子沙龙是由知名物理学家潘建伟院士倡导主办的公益性大型科普论坛。沙龙已邀约近百名前沿科学领域的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力图打造以上海为中心,影响力覆盖全国的高端前沿科学普及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