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051516
红色联盟官方APP
扫描下载获取本地最新新闻
扫描二维码
关注红色联盟微信公众号
摘要:虚拟电厂是国内外首个商业建筑虚拟电厂运营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用户闲散资源的分类聚合及优化分配,达成与常规发电厂类似的效果。 ![]() 上海刚出梅,就迎来了大暑高温天,各大楼空调马力全开,用电负荷不断攀升。这时,如果陆家嘴的写字楼宇突然出现用电紧张,怎么办?正在建设中的北外滩,商务楼宇作为耗能大户,如何确保用电稳定?不用担心,正在试点运行的虚拟电厂通过市场交易手段,把周边楼宇的闲散电能集中起来,缓解用电紧张。这就好比将散落在城市角落中的能源珍珠聚沙成塔。 【虚拟电厂:再造一个电厂?】 去年7月,纽约曼哈顿突发大停电,从时报广场到林肯中心的中城区域长达近三个小时漆黑一片。中城的地铁全部停摆,部分交通灯不亮,交通大乱。巧的是,1977年同一天,纽约也发生了大面积停电。 负责研发虚拟电厂的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简称国网上海经研院)杨建林博士介绍,这些都令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城市的电力能源更多元化,更保险。虚拟电厂是串起城市能源珍珠链的智慧大脑,它通过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城市商业建筑内部分布式资源的有效聚合和协调调控,达成与常规发电厂类似的效果。而在物理空间上,并不需要真正建造一个发电厂。 虚拟电厂工作流程示意图。 一旦用电高峰来临时,部分区域出现用电紧张的现象,这个聪明的大脑通过先进的AI方式和远程控制方式,将周边楼宇中充电桩的充电模式由快充变成慢充;在不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情况下,调节空调温度;在不影响楼宇安全的情况下,调节电梯的运行方式;调节楼宇中的储能设备、三联供机组等等,通过虚拟电厂将闲散电能集中起来,从而缓解部分地区的用电紧张。而这些提供电能的楼宇,以出售电价的形式获得补偿。 或许大家不禁要问:真有人愿意出让自己的电能?目前,这一虚拟电厂已在黄浦区商业楼宇中试点应用。虚拟电厂提升了用户用电的精益化和智能化水平,按每幢商业建筑年节约用能约10万度测算,黄浦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所辖130幢建筑每年共节约标煤5252吨,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12961吨和390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丰富电网调节手段,有效缓解黄浦区的局部用电紧张局面,调度容量超过区域总负荷的15%。 【未来发展空间有多大?】 虚拟电厂今后的发展空间有多大?国网上海经研院表示,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迫切需要发展虚拟电厂。 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城市,上海最高用电负荷3268万千瓦,是国内电力负荷密度最高的地区,用电高峰时容易出现局部地区的用电紧张;空调降温负荷达到1500万千瓦以上,约占总负荷的45%。这说明,空调用电的可调节空间很大,这点有利于建造‘虚拟电厂’。 同时,上海第三产业发达,负荷峰谷差大,年尖峰负荷持续时间仅十几小时。而上海外来电力超过45%,调节压力大。此外,受土地、环保等因素限制,上海新建常规电厂极其困难。与此同时,负荷侧可调节资源却大量闲置,其中上海商业建筑可调负荷资源占全社会负荷调节潜力30%以上,规模相当于一座2×100万千瓦电站。 虚拟电厂运行管理与监控平台。 目前,上海有3000多栋类似的商业楼宇,如果将这些电能都通过虚拟电厂柔性调节集中起来,相当于上海新增了一个100千瓦的火电机组。这样一个商业建筑虚拟电厂,能够减少占地2000公顷,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吨,并可院减少电厂建设投资110亿元。 国网上海经研院党委通过智慧党建+业务双链融合业务模式,劲雁党员骨干团队在虚拟电厂中深入钻研,在保障城市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打造能源价值共享新业态,构筑绿色发电新引擎,服务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目前,国网上海经研院在上海市黄浦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的成果基础上,正紧锣密鼓开展包括工业、商业、居民等领域的虚拟电厂研发工作。 |